新闻动态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内容

新闻动态

宜昌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“十个全覆盖”
   发布日期:2011-1-5    阅读次数:3857
      2010年,宜昌市各级党委、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省纪委监察厅的要求和部署,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“十个全覆盖”,从思想上、制度上、体制上为党员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安全区,保证了权力行使安全、资金使用安全、项目建设安全、干部成长安全,实现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。

  推进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。在对837个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,对发展改革、审计、财政三个部门的内设机构进行调整,发展改革部门设立重大项目稽查特派员办公室,财政部门设立投资评审科,审计部门设立固定资产审计科,建立起“三足鼎定”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机制。

  推进腐败风险排查预警化解全覆盖。各级各部门围绕清理部门职权、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、排查腐败风险点、建立健全腐败风险防控制度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等五个环节,全面排查腐败风险,建立防控机制,权力运行初步实现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程序化。

  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全覆盖。建成了全市统一的、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电子政务专网;按照“政务公开、在线办事、互动交流”三大功能,建成了以“中国·宜昌”门户网站为核心的政府门户网站群;开发部署了公务员办公门户、行政审批、公共资源交易应用管理、政府信息公开等20多个应用系统。开发部署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。

 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全覆盖。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延伸到乡镇一级,市及部分县市推行了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。建立并严格执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、销户和年检制度,“小金库”问题得到有效遏制。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,上级补助收入由非税收入管理局代开财政票据,有效地防止了坐收坐支、体外循环等现象的发生。

  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。市直30个部门单独或挂牌设立了行政审批科,整体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公,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门内部多科室审批、相互推诿扯皮、效率低下的问题。全市107个乡镇(街道)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,1657个村(社区)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室,实现了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。

  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全覆盖。开发部署了党务公开网。推进政府上网工程,中国·宜昌政府门户网站群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“第一平台”。各级各部门围绕“三重一大”事项,建立健全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,并将议事决策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。支持国有、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,职工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得到落实。坚持村级事务“四议两公开”民主决策工作法,村级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得到落实。

  推进“五统一”招投标综合监管模式全覆盖。市县两级全部建立了招投标管理办公室,加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牌子;整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、产权交易中心、政府采购中心,组建了综合招投标中心;正在开发网上公共资源交易应用管理系统,投入运行后,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标、货物和服务采购、产权竞卖全部在网上进行,减少人为因素对招投标活动的干扰。

  推进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清理及监管代理全覆盖。全市1367个村(不含社区)全部对集体“三资”进行了清理,对资产、资源的产权进行了确认;全市107乡镇(街道)全部建立了“三资”委托代理服务中心,部署了“三资”管理软件;各乡镇依托“三资”委托代理服务中心,建立有形交易市场,“三资”清理和监管代理实现了全覆盖。

  推进廉政文化“六进”全覆盖。市级主流媒体均开设有廉政文化专版、专栏、专题。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,命名市地税局、市交通局等47个单位为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示范点。全市各地各部门通过廉政文化作品征集、文艺汇演、廉政公益广告创作、在城市社区建立廉政文化墙,介绍廉政知识和廉政故事,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
  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、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全覆盖。中纪委9号、10号文件得到全面落实。结合机构改革,13个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调剂增加行政编制57个,平均每个县市区4至5名;11个县市区完成了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改革工作,共组建纪工委(监察分局)44个,配备干部170名。乡镇纪委做到了“七有”,村(社区)纪检组织做到了“五落实”。
[关闭]     [返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