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内容

新闻动态

湖北浠水县纪委对38家违法违规企业限制投标资格
   发布日期:2011-1-18    阅读次数:3775

    湖北浠水县纪委、监察局近日宣布对38家违法违规企业纳入不良行为记录,并限制在该县工程市场的投标资格,此举蠃得群众一致叫好。

    针对建设工程领域的腐败高风险,湖北省浠水县纪检监察机关探索的建立一套综合执法机制,创新两个防范围标串标的办法,突出抓好3个关键环节的“123模式”,有效破解了“工程竖起来,干部倒下去”的魔咒。

    近几年来,因制度不严,监管不力等原因,浠水县招投标市场乱象丛生,不仅破坏了经济秩序,流失了建设资金,败坏了社会风气,而且吞噬了一些干部的政治生命。浠水县委痛定思痛,借助反腐倡廉“十个全覆盖”活动的深入推进,由纪检监察机关担纲,打响了该领域重建“防火墙”的攻坚战。该县在统一招投标综合平台,统一行政监管制度,统一评标专家库,统一行业治理组织,统一综合监管机构的基础上,经过纪检监察机关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完善,建立起为招投标关键环节把关守口的“123模式”。一是建立了一个综合执法机制。出台了综合招投标联席会议制度和综合招投标执法办法,重大事项由联席会议17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,并会同行政监督、工商、公安等部门对2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标后检查;公安、工商两局成立驻招投标办警务室和工商室,参与招投标违法案件的查处。二是出台了两个防范串标的办法。即实行法人亲自到场备案制,由法人当场签订诚信承诺书;实行建造师身份审查制,解决建造师弄虚作假的问题。三是增加了3个工作流程。即招标方案、招标文件由法制办进行法律风险审查的法律风险防范流程;实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送审制,审查后的价格作为最高限价的标的审查流程;签订合同时,由有关方面召集中标方、监理方等进行集体谈话的廉洁思想约束流程。在“123模式”中,招投标综合执法机制,投标企业法人亲自备案制、项目负责人投标身份审查制、招标文件法律风险审查、政府投资项目标的事前审计等内容在全省均属原创。

    浠水县探索的“123模式”已产生良好的综合效应。两年中按“123模式”运作,共组织招投标190次,招标额7.72亿元,节减资金7800万元;完成产权交易额5838.2万元,实现国有资产增值2720万元。去年以来,共查处了招投标领域8起违法违规案件。湖北省纪委有关领导评价,“123监管模式”在全省带了一个好头。

[关闭]     [返回]